<ol id="lxbzu"></ol>
  1. <samp id="lxbzu"></samp>

    <samp id="lxbzu"></samp>
    <progress id="lxbzu"></progress>

  2. <menuitem id="lxbzu"><strong id="lxbzu"></strong></menuitem>
  3. 請輸入關鍵字
    首頁 > 新聞中心 > 安保知識
    斯里蘭卡國家概況
    發布時間: 2018.03.12 來源: CSTG集團摘編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大使館網站

    【2018年3月12日CSTG集團摘編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網站】

     

      【國名】 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The 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

      【面積】 65610平方公里。

      【人口】 2048萬(2013年)。僧伽羅族占74.9%,泰米爾族15.4%,摩爾族9.2%,其他0.5%。僧伽羅語、泰米爾語同為官方語言和全國語言,上層社會通用英語。居民70.2%信奉佛教,12.6%信奉印度教,9.7%信奉伊斯蘭教,7.4%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首都】 科倫坡(Colombo),人口75.3萬。

      【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 總統邁特里帕拉·西里塞納(Maithripala Sirisena),2015年1月就職。

      【重要節日】 獨立日:2月4日(1948年)。

      【簡況】 南亞次大陸以南印度洋上的島國,西北隔保克海峽與印度相望。接近赤道,終年如夏,年平均氣溫28℃,受印度洋季風影響,西南部沿海地區濕度大。年平均降水量1687毫米(2013年)。風景秀麗,素有“印度洋上的明珠”之稱。

      2500年前,來自北印度的雅利安人移民至錫蘭島建立僧伽羅王朝。公元前247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其子來島弘揚佛教,受到當地國王歡迎,從此僧伽羅人擯棄婆羅門教而改信佛教。公元前2世紀前后,南印度的泰米爾人也開始遷徙并定居錫蘭島。從5世紀至16世紀,島內僧伽羅王國和泰米爾王國之間征戰不斷。16世紀起先后被葡萄牙人和荷蘭人統治。18世紀末成為英國殖民地。1948年2月獲得獨立,定國名錫蘭。1972年5月22日改稱斯里蘭卡共和國。1978年8月16日改國名為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

      【政治】 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總司令,享有任命總理和內閣其他成員的權力。2015年1月,斯里蘭卡舉行第七屆總統選舉。西里塞納以反對黨共同候選人身份當選總統,任期6年。2015年8月,斯里蘭卡舉行第十五屆議會選舉,統一國民黨領袖拉尼爾·維克拉馬辛哈(Ranil Wickremesinghe)領導的良政國民陣線獲勝成為議會第一大黨。隨后,西里塞納總統任命拉尼爾·維克拉馬辛哈(Ranil Wickremesinghe)為政府總理。

      【憲法】 現行憲法于1978年9月7日生效,為斯歷史上第四部憲法,廢除沿襲多年的英國式議會制,效仿法國和美國,改行總統制。1982年后曾多次修改憲法。憲法規定,斯所有官員,包括議員在內,必須宣誓反對分裂主義,維護國家統一。

      【議會】 斯議會為一院制,由225名議員組成,任期6年。本屆議會于2015年8月選出。席位分布情況為:統一國民黨106席,統一人民自由聯盟95席,泰米爾全國聯盟16席,人民解放陣線6席,穆斯林大會黨和伊拉姆人民民主黨各1席。現任議長卡魯·賈亞蘇里亞(Karu Jayasuriya),統一國民黨黨員,于2015年9月1日宣誓就職。

      【政府】 2015年9月,斯全國團結政府內閣成立。內閣成員包括總統、總理、部長在內共47人。主要成員有:總統兼國防部長、馬哈威利及環境部長、民族融合與和解部長西里塞納,總理兼國家政策與經濟事務部長維克拉馬辛哈,財政部長拉維·卡魯納納亞克(Ravi Karunanayake),外交部長曼格拉·薩馬拉維拉(Mangala Samaraweera),城市規劃與水資源部長勞夫·哈基姆(Rauf Hakeem),電力與可再生能源部長蘭吉特·西楊巴拉皮提亞(Ranjith Siyambalapitiya),工商部長里沙德·巴蒂于廷(Rishad Bathiudeen),衛生、營養與本土醫藥部長拉吉塔·塞納拉特納(Rajitha Senaratne)等。另有19名國務部長和23名副部長。

      【行政區劃】 全國分為9個省和25個區。9個省分別為西方省、中央省、南方省、西北省、北方省、北中省、東方省、烏瓦省和薩巴拉加穆瓦省。

      【司法機構】 司法機構由三部分組成:法院,包括最高法院、上訴法院、高級法院和地方法院等;司法部,負責司法行政工作;司法委員會,負責法院人事和紀律檢查。

      【政黨】 (1)斯里蘭卡自由黨(Sri Lanka Freedom Party):1951年9月由所羅門·班達拉奈克創建。奉行開放的市場經濟政策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曾于1956年至1960年、1960年至1964年、1970年至1977年、1994年至2001年、2004年至2015年執政。1981、1984和1993年先后三次分裂。目前,主席為現任總統西里塞納。

      (2)統一國民黨(United National Party):1946年9月,以森那納亞克為首的錫蘭國民大會黨、以班達拉奈克為首的僧伽羅大會黨和以賈亞為首的全錫蘭穆斯林聯盟合并,成立統一國民黨。主張自由競爭、對外開放的經濟政策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曾于1948年至1956年、1960年3月至7月、1965年至1970年、1977年至1994年、2001年至2004年先后獨立或與其他政黨聯合執政。現任黨領袖為拉尼爾·維克拉馬辛哈,主席為馬里克·薩馬拉維克拉馬(Malik Samarawickrama)。

      (3)泰米爾全國聯盟(The Tamil National Alliance):成立于2001年10月,由泰米爾聯合解放陣線、伊拉姆人民革命解放陣線、泰米爾伊拉姆解放組織和全錫蘭泰米爾大會黨四個泰米爾政黨組成,總部位于斯北部泰米爾人聚居的賈夫納。主張泰米爾人具有民族自決權,呼吁政府保護泰米爾人權利。2011年以來該黨與斯里蘭卡政府就民族問題政治解決方案展開多輪對話。現任黨領袖為杉潘坦(R. Sampanthan),秘書長為塞納提拉賈(M. Senathirajah)。

      (4)人民解放陣線(Janatha Vimukthi Peramuna,People’s Liberation Front):成立于1970年,主要成員來自當時的錫蘭共產黨。直至上世紀90年代初,該黨一直堅持武裝斗爭。90年代以來調整政策,選擇議會斗爭道路。現任黨領袖為阿努拉·迪薩納亞克(Anura Dissanayake),總書記為提爾文·席爾瓦(Tilvin Silva)。

      其他政黨和組織還有穆斯林大會黨、國家傳統黨、民主黨、錫蘭工人大會黨、伊拉姆人民民主黨和斯里蘭卡共產黨等。

      【和平進程與國內局勢】斯政府與“泰米爾伊拉姆解放虎”組織(簡稱“猛虎”)間的沖突持續26年,造成7萬多人死亡。2002年2月,在挪威斡旋下,雙方簽署《永久停火協議》,先后舉行6輪和談。2003年4月,“猛虎”退出和談,和平進程宣告中斷。2006年2月和10月,雙方又舉行兩輪和談,但未能達成一致。2007年7月,政府軍收復東方省并向北部“虎控區”推進。2008年1月,斯政府宣布退出《永久停火協議》。2009年1月,政府軍收復“猛虎行政首都”基里諾奇等城鎮。5月,斯總統宣布軍事行動取得成功,收復所有“猛虎”控制區域,消滅普拉巴卡蘭等“猛虎”主要頭目。目前,斯政府積極推進戰后平民安置和經濟社會重建,政治、經濟、安全形勢總體趨于穩定。

      “猛虎”組織被消滅后,西方國家不斷在流離失所者(IDP)安置和人權等問題上向斯施壓。在一些西方國家和非政府組織推動下,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于2010年6月宣布成立專家小組,對斯內戰期間違反國際人道法和人權法及侵權行為進行調查。西方國家還多次推動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通過涉斯決議。斯政府成立教訓總結與民族和解委員會,調查2002年以來違反國際人權法原則的行為。2015年10月,由美國提出、斯里蘭卡作為共同提案國提出的涉斯人權法案在第30次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上通過,該決議支持斯開展國內調查。

      【主要政府機構網址】斯里蘭卡政府網:www.gov.lk斯里蘭卡總統辦公室www.president.gov.lk斯里蘭卡外交部:www.mea.gov.lk

      【重要人物】邁特里帕拉·西里塞納:總統,1951年9月3日出生,僧伽羅族,佛教徒。曾在前蘇聯高爾基文學院學習。1989年首次當選議員。1994年起歷任灌溉與馬哈威利發展副部長、農業部長、衛生部長等職。2001年任自由黨總書記。2015年1月以反對黨共同候選人身份當選總統。多次訪華。已婚,有兩女一子。

      拉尼爾·維克拉馬辛哈:總理,1949年3月24日出生,僧伽羅族,佛教徒。1972年畢業于錫蘭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73年任統一國民黨執委。1977年首次當選議員,歷任外交部副部長、青年事務、就業和教育部長、工業部長等職。1993年5月至1994年8月、2001年12月至2004年4月兩次出任總理。1994年12月當選統一國民黨領袖。2004年4月成為反對黨領袖。2015年8月出任總理。多次訪華。已婚。

      卡魯·賈亞蘇里亞:議長,生于1940年9月29日,僧伽羅族。畢業于阿南達學院,早年從商,并在軍隊工作約7年,上世紀90年代初任斯駐德國大使。1996年,受斯統一國民黨(UNP)領袖維克拉馬辛哈總理邀請加入UNP并擔任黨主席,曾任UNP副領袖。1997-1999年任科倫坡市長。2000年當選議員并連任至今。曾擔任能源部長、公共管理和內政部長、公共管理、民主治理和佛教事務部長。2015年9月,當選斯第15屆議會議長。多次訪華。已婚。

      曼格拉·薩馬拉維拉:外長,生于1956年4月21日,僧伽羅族,佛教徒。畢業于倫敦圣馬丁學院服裝設計與技術專業。1983年加入自由黨,1989年當選議員。2001-2004年任反對黨黨鞭。曾任電信部長、城市發展、建設和公共設施部長、港口、航空和媒體部長。2005-2007年任外交部長兼港口和航空部長。2010年加入統一國民黨。2015年8月就任外交部長。

      【經濟】以種植園經濟為主,主要作物有茶葉、橡膠、椰子和稻米。工業基礎薄弱,以農產品和服裝加工業為主。在南亞國家中率先實行經濟自由化政策。1978年開始實行經濟開放政策,大力吸引外資,推進私有化,逐步形成市場經濟格局。近年來,斯經濟保持中速增長。2005-2008年,斯國民經濟增長率連續四年達到或超過6%,為獨立以來的首次。2008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斯外匯儲備大量減少,茶葉、橡膠等主要出口商品收入和外國短期投資下降。斯國內軍事沖突結束后,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應對措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斯提供26億美元臨時信貸安排。2011至2014年斯經濟平均增速在6%左右。

      2014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資料來源:斯里蘭卡中央銀行2014年度報告):

      國內生產總值(GDP):749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625美元。

      國民經濟增長率:7.4%。

      貨幣名稱:盧比(Rupee)。

      匯率:1美元=130盧比(2014年平均值)。

      通貨膨脹率:3.3%。

      失業率:4.3%。

      【資源】 主要礦藏有石墨、寶石、鈦鐵、鋯石、云母等。石墨、寶石、云母等已開采。漁業、林業和水力資源豐富。

      【工業】 工業產值約占GDP30%,主要有紡織、服裝、皮革、食品、飲料、煙草、造紙、木材、化工、石油加工、橡膠、塑料和金屬加工及機器裝配等工業,大多集中于科倫坡地區。

      【農業】 可耕地面積400萬公頃,已利用200萬公頃。主要作物為茶葉、橡膠、椰子等。農業產值約占GDP的11%。

      【服務業】 服務業產值占GDP的比重約為59%,貿易、銀行保險、房地產、運輸和通訊等產業增長較快。

      【旅游業】 旅游業是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游客主要來自歐洲、印度、中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2003-2005年,斯連續三年到訪外國游客數量突破50萬人。自2005年底,斯政府軍與“猛虎”沖突對旅游業造成一定沖擊。2009年,隨著斯局勢轉好,旅游業逐步恢復,呈現快速發展勢頭。2015年入境人數為179.8萬人次,同比增長17.8%。

      【交通運輸】 全國有公路12165公里,鐵路1640公里。主要港口有科倫坡、漢班托塔、高爾和亭可馬里。科倫坡機場、漢班托塔(馬塔拉)機場為國際機場。斯里蘭卡航空公司經營國際航空業務。

      【財政金融】 2014年財政收入為12046.21億盧比(1美元約合130盧比),財政支出17959.67億盧比,財政赤字5913.46億盧比。2014年外匯儲備82億美元,同比增長8.6%。外債29604.2億盧比,占GDP的36.5%。

      【對外貿易】 實行自由外貿政策,除政府控制石油外,其他商品均可自由進口。近年來,出口貿易結構發生根本變化,由過去的農產品為主轉變為以工業產品為主。主要出口商品為紡織品、服裝、茶葉、橡膠及其制品、珠寶產品。2014年主要出口對象是美國、英國、印度、意大利、德國等,主要進口對象是印度、中國、阿聯酋、新加坡、日本等。

      近年外貿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出口額105.697.7103.94111.3

      進口額202.7191.8180.03194.17

      差額-97.1-94.1-76.09-82.87

      【外國資本】 政府實行保護和吸引外資的政策。2014年外國直接投資約11.8億美元,主要投資于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服務業和制造業。

      【外國援助】 外援在斯經濟生活中作用突出。斯幾乎所有大型項目均依靠外援興建。向斯提供援助的國家和國際組織有30多個,主要有中國、印度、日本、美國、亞洲開發銀行等。2014年外援總額為14.3億美元。

      【人民生活】 政府長期以來實行大米補貼、免費教育和全民免費醫療等福利措施。2014年,公共衛生開支占GDP的1.4%,預期壽命75.1。

      【軍事】 陸、空軍建于1949年,海軍建于1950年。總統為武裝部隊總司令。最高國防決策機構為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有國防部常秘、國防參謀長、陸、海、空三軍司令、警察總監等,主席由總統兼任。國防部為最高軍事行政機構。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和警察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總統通過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防部和陸海空三軍司令部對全軍實施領導和指揮。國防參謀長古納提勒克(Air Chief Marshal KA Gunatilleke),陸軍司令德·席爾瓦(Lieutenant General A. W. J. Crishanthe De Silva),海軍司令維杰古納拉特納(Vice Admiral R C Wijegunaratne),空軍司令布拉特辛哈拉(Air Marshal G P Bulathsinghala)。總兵力約28萬,陸軍18.7萬,海軍5.5萬,空軍3.8萬。另有警察、國民輔助志愿隊和家鄉衛隊約8萬。

      【文化教育】 民族文化歷史悠久,深受佛教影響。

      【教育】 政府一貫重視教育,自1945年起實行幼兒園到大學的免費教育。2013年居民識字率達92.2%。全國有學校10850所,私立學校840所,在校學生423萬多人,教師23.6萬人。2014年政府教育開支占GDP的1.9%。主要大學有佩拉德尼亞大學和科倫坡大學等。

      【新聞出版】 有報刊200余種,4個報業系統:(1)錫蘭聯合報業公司:1918年創辦,1973年由政府接管。《每日新聞》是斯最大的英文日報。《每日太陽報》是最大的僧伽羅文日報。(2)烏帕里集團報業公司:1981年11月創辦。主要報刊《島報》為英、僧文日報,發行量很大。(3)維賈亞報業公司:1990年創辦。主要報刊有僧伽羅文日報《蘭卡之光》和英文《每日鏡報》和《星期日時報》。(4)快報報業公司:1930年創辦,私營。出版泰米爾文報刊,《雄獅報》為最大的泰米爾文日報。

      蘭卡通訊社:1978年由幾家報業公司聯合創辦的半官方新聞機構。

      斯里蘭卡電視臺:國家電視臺,1982年開播,每天用英、僧、泰三種語言播出。獨立電視臺,1979年開播,主要用僧伽羅語播出。另有地球電視臺、MTV電視臺等。

      【對外關系】奉行獨立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支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反對各種形式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和大國霸權主義,維護斯里蘭卡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允許外國對斯內政和外交事務進行干涉。關心國際和地區安全,主張全面徹底裁軍,包括全球核裁軍以及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堅決反對國際恐怖主義,1998年1月簽署了《聯合國反恐怖爆炸公約》,成為該公約的第一個簽字國。積極推動南亞區域合作。在聯合國和南盟等組織內呼吁加強國際反恐合作。已同140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同中國的關系】 參見“中國斯里蘭卡雙邊關系”。

      【同美國的關系】 美是斯主要援助國和最大的出口市場。1997年,美宣布“猛虎”為恐怖組織。2004年底海嘯災難發生后,美在斯救災和災后重建中發揮了積極作用。2014年1月和2015年2月,美南亞和中亞助理國務卿妮莎·比斯瓦爾訪斯。2015年2月,斯外長薩馬拉維拉訪美。5月,美國國務卿克里訪斯。

      【同印度的關系】 斯印有悠久的歷史和地緣聯系。同印度保持友好關系是斯外交政策的重點。雙方重視經濟合作,希望藉此帶動南盟合作的起步。印支持斯和平解決民族沖突。2013年1月,斯外長佩里斯訪印。2014年5月,斯總統拉賈帕克薩應邀出席印度總理莫迪的就職儀式。2015年1月,斯外長薩馬拉維拉訪印。2月,斯總統西里塞納訪印。3月,印度總理莫迪訪斯。9月,斯總理維克拉馬辛哈訪印。

    【同南盟的關系】 斯重視南亞區域合作,積極支持和參與南盟各項活動。1998年7月,南盟第十屆首腦會議在斯舉行。斯積極推動南盟國家開展合作,強調經濟發展是南盟的首要任務,為此需要一個和平、安定的地區環境。2008年,斯成功主辦第15屆南盟峰會。2014年,斯總統拉賈帕克薩出席在尼泊爾舉行的第18屆南盟峰會。(最近更新時間:2016年1月)

    (來源:CSTG集團摘編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大使館網站)